close

undefined
(胭脂扣的故事出於傳統,卻超出傳統,非常的別出心裁。)

  殉情這個主題不管在東西方都是相當常用的愛情類型,因為它可以被稱謂最強烈的愛情。從中國文學中最著名的《梁祝》到西方的《羅密歐與茱麗葉》,這樣生死相許的愛情超越文化流行程度可見一斑。但關錦鵬的胭脂扣,卻在大家習以為常的殉情記中,找尋到另外一種書寫愛情樣貌的方式。

  時值1937年,香港的富家子弟十二少意外在妓院中一見鍾情名妓如花。兩人愛得轟轟烈烈,卻不被世人認可,於是相約殉情自殺。但如花在黃泉路上並未見到十二少,於是過了五十年後返陽,在報社上刊登尋人啟事,請求報社記者永定與楚絹一同尋人。

  導演關錦鵬使用不同時空穿插的手法而不把故事平鋪直敘地說完,讓故事轉折中帶有強烈的情感。讓觀眾在如花返陽時不斷好奇為何他倆會愛得如此深切,又在現代尋人的懸疑過程中帶回去交代愛情。這樣不斷切換的過程,一開始堆疊了愛情的厚度與浪漫的程度。如同過去的文本,這樣至死不渝的愛情讓殉情的舉動有著充分的動機。

  但就是因為生死無法相許,才讓這部片如此地有著獨特韻味。如花從陰間走來的過程,就其實像是為自己的經歷按下一顆「重新開始」的按鈕。她可以在時光的洗鍊之後,重新審視自己的愛情。而身在1987年的情侶永定與楚絹就是她的對照組,讓她重新定義自己的愛情。就像永定與楚絹聊天時談到的,或許這對現代情侶絕對不會為彼此殉情,但這會代表他們彼此不相愛嗎?

  如花漫步在街頭,嘆息著香港建設的飛快。今與昔的對比,不僅僅是在這些建築物與現代人的愛情觀上,更是影響了如花的感受。所以當電影將近結束時,這趟還陽之旅對如花來說不僅僅是尋愛而已,更是一趟理解自我對於愛情憧憬的源頭。重新來過在看一次自己的愛與恨、生與死,究竟什麼重要?什麼輕如鴻毛?這樣的探索加深了愛情的深度,也讓傳統的殉情文本增添了不少創新趣味。

  導演關錦鵬本來就善於描繪女性角度的故事情節,而這部《胭脂扣》也相當出色地刻劃出生死交織的愛情。再加上張國榮與梅艷芳兩位巨星的細膩演技,讓這部發生在鴉片館中半夢半醒的醉戀有著足夠的信服力,將人對於愛情的想像狠狠地砸碎一地。

  或許對於導演、編劇眼中,不管是現代還是過去的愛情,都像是名妓如花的胭脂口紅一般。無論多麼艷紅,面對蒼白歷史的也只能雙唇輕輕一扣,留下一抹紅以憑紀念。天崩地裂或萍水相逢皆是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是文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