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英雄如何拍成電影,這部片做出了極佳的示範)

 

  如果要描述一位英雄,你要怎樣描述他?像是小說《黑暗之心》裡的俄國青年不斷透過他人吹噓他的偉大?還是不斷地透過高人一等的行為神話他的品格?許多電影常常因為在描述時常落於過神話式的窠臼,讓整齣戲壞了味。名導克林伊魏斯特透過知名的哈德遜河事件,成功地描繪了在後九一一時代最成功的英雄,並且在讚頌的同時成功地不引起人的過於反感。

 

電影的第一幕戲,就是機長從飛機墜機的惡夢中醒來。

 

這一場戲,便成功地替整部電影埋下了成功的基礎:人性

  因為他是人,所以身有所懼。擔心自己40餘年的飛行生涯沒辦法讓機上151位乘客能夠安全降落,所以他心有重擔。接著面臨到飛航局的質疑,懷疑他是否有瀆職的可能性。就算他自信滿滿,但電腦就像鐵打的證據一般,對他提出那牢不可破的質疑。他對於證據的衝突與內心的懼怕,讓觀眾明白就算大眾對他讚譽有加,他仍然是凡人一個。

 

呈現英雄的凡人性格後,接下來塑造英雄的第二步,就是還原為何成為英雄的當下

  透過回想、還原真相。機長的行為思考模式被一一揭發,證明他之所以不凡之處。在關鍵時刻下他所做出的關鍵抉擇,讓他從凡人蛻變成英雄的剎那,透過大螢幕再一次重現在觀眾眼裡。這樣的回想與突顯他英雄的部分,機長的英雄行為隱而塑造完成。

 

接著就是最後收尾時,透過劇情、對白把蘇利機長的總結,化為一個精采的正面結論──強化他的英雄樣貌

  透過這部91分鐘的電影,可以看出克林伊威斯特導演的不凡功力,讓一部正能量充滿的電影說的討喜、感人,卻又不會落於窠臼。雖然他近幾年的(包括這部)都越來越偏向愛國主義、美式主義濃厚,也可能跟他近來的政治傾向有關。而我也不甚喜歡像上部美國狙擊手的美國主義、或是這部的英雄主義,但不得不承認,,雖不是最好的作品,這一部仍是內斂精彩的佳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sully 電影評論
    全站熱搜

    不是文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