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罪夜之奔堪稱今年夏季最具深度與討論度的影集,我個人認為它值得探討的層面相當豐富)

 

   如果把今年初的American Crime Story當一場有關法庭攻防戰的滿漢全席,並且可以藉此看出大眾媒體與種族的拉扯關係。HBO推出的The Night Of就像是一盤冷盤,冷冽的風格讓人直是到一般人面對刑案所遭遇的影響,以及背後人性的糾葛。故事從一位巴基斯坦裔的大學生偷了老爸的計程車,意外搭上了謎樣的女性,卻在一叫醒來後成為殺人罪行的唯一嫌疑犯。隨著故事的進行,他遇到表面支持他,但心裡卻想法子入他罪的警探Box,以及站在他身邊卻從來不在意是否真相如何的律師Jack。透過故事,我們就像拿一把探照燈照進去美國司法的缺失還有對人的不信任。

 

但是透過故事指責美國司法問題雖然厲害,但這齣戲高明的並非在此。

 

  在戲劇中,我們大可把人物分成兩種類型:圓形人物以及扁型人物。圓形人物主要是指主角,他們會有像是真人一般的多重個性。Ex.貪婪,卻有道德感。扁型人物則是配角類,會有很明顯的固定特性,用來烘托主角。

  在這齣戲裡連配角都有著圓形人物的性質,讓每個人都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使得這齣戲在短短的八集裡呈現了無比的深度。從主角開始,乍看乖乖牌的他其實也有不為人知的樣貌,而他的樣貌隨著進去監獄裡就像是遇到催化劑般,逐間浮現出來,從裡到外的改變了他。而律師們、檢調雖然是看似站在天平兩邊,站在好與壞的兩遍,但他們的個性與背景卻讓每個人都無法對他們苛責。

 

其實這讓我蠻感嘆的。

  就像Naz在監獄裡刻上的刺青,我們每個人都背負著一個沉重的十字架。希望那天沒有人能發現我身上的重擔是多麼沉重,因為那些做過、或沒做過的事情,都會被簡化成有罪或無罪。沒人聞問原因,只把所以受情簡化成Yes or No,這也不就是我們現在台灣的現狀嗎?每個人背後的複雜因素都可以寫成一本書,而我們只在意眼前的正義是否達到。沒人想要知道那些所謂罪刑後面的心理因素,裡面又有多少正義曾經可以參與其中而被我們忽視?

 

  「或許」,腳色們的那些抉擇讓這齣戲增色了許多。

 

  對於Naz來說,「或許」他可以在那個時間點拯救那女孩;「或許」,檢方與Box可以相信一次Naz的說法,就算證據看起來多麼的充足;或許律師Jack跟Chadra能夠在Naz融入監獄前就挽救回來。

 

  可是那些「或許」不管成真與否,都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結果。

  就像魔戒裡的山姆在末日火山所說:「經歷了這麼多事,你怎麼能期待事情能回到跟以前一樣?」

 

  一位中東裔的男子在高級住宅區殺害女子,這當然在社會引起了驚滔駭浪。種族犯罪、後九一一時代的恐懼又再一次被挑起。從社會到個人,每一個人都被針對。穆斯林們排擠著尚未定罪的嫌疑犯之家庭,一口咬定他是害群之馬。甚至連Naz的母親都不禁懷疑自己是否養出了一個殺人犯。是否在一樁案件之下,所謂的無罪推定只不過是佯裝的假象?

  這部迷你劇像是一把尖銳的刀,精準的切在人與人蠢蠢欲動的黑與白交界間。就算在描述的是美國的社會,但是在對於歧視、犯罪的民粹從沒少過的台灣,卻也能如此貼切。是不是在看Naz面臨的問題時,我們也能想想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也否也做錯了甚麼?在自己的道德罪夜中無止盡的奔跑?

arrow
arrow

    不是文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