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目擊者》的確帶給台灣觀眾對於國產驚悚片相當不一樣的清新感受,非常值得討論)

  在過去,台灣的驚悚片絕大多數都相當地差強人意。不是有著過假的特效、邏輯不通的劇情,就是無法到位的演員讓人難以投入,但《目擊者》卻一枝獨秀地讓人在放棄台灣類型片的時候,結出令人驚艷的成果。

  故事描述報社記者小齊無意間發現自己開的二手車,跟他九年前在山上所見著的死亡車禍是同一台。而他越試著往下挖出有關當事人的內幕,卻發現似乎一切背後都有著更大的謎團。
導演程偉豪在這部電影中,所展現的是相當流暢的敘事技巧,擺脫了以前台灣類型片為了驚悚而驚悚、為血腥而血腥的問題。他用劇情把自己想要的效果所帶出來,所以自然而然地擺脫出了過去類似電影在這方面有的一些詬病。

  然而最重要的是,他的故事設計的也非常的精細,讓每一段故事層層堆疊的層次分明。在驚悚、推理片中看似鬥智的是正邪兩方,但實際上其實是編劇與觀眾。編劇必須要把一定資訊輛給觀眾以啟發下面的故事發展,可是又不能過多到觀影者能夠簡單猜出劇本走向。這樣拿捏多與寡,可能就連好萊塢等級的驚悚片都常常失準,因此《目擊者》不簡單的程度可見一斑。

  雖然這部作品就是在劇本上脫穎而出,但他的罩門其實也是在劇本上。因為導演太過於強調「每個人彼此有關連,沒有一個人無邪」的主軸,讓劇中不少轉折與巧合出現的過於牽強。換句話說,有些鑿刻的痕跡實在過於明顯,會讓人分神。再配上緊湊時節的配樂出現得過於俗濫,太過於努力烘托情緒而突兀,使得這齣電影在一些細節上仍有非常可惜之處。

  從2000年前後的同志電影如雨後春筍冒出,逐漸轉為近期賀歲喜劇的嬉鬧電影,台灣電影近十餘年來的出品方式就是類似商品的不斷複製。而《目擊者》可能即將成為下一波浪潮的模仿對象,所以他的劇本問題也成了相當值得注意的事情。優秀的劇本是不斷需要投入心血來磨才會成為眾人讚嘆的成品,這次的事件不館是誰對誰錯都凸顯了台灣影視產業對於劇本產權的漠視。事情真相尚未出爐,真實世界的目擊者或許才正要開演;身為影迷的我們在在讚嘆《目擊者》後應該更要想想,怎樣才能避免爭議一再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不是文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