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Danny Boyle X Aaron Sorkin的組合,竟迸出無比美妙新滋味)

 

  賈伯斯算是今年奧斯卡中,比較被忽視掉的一部。但其實他在故事敘述上的能量充沛且激昂,被忽視掉真的是一大可惜,裡面的故事的型塑上,有許多值得借鏡的地方。(一部分是因為我是Aaron Sorkin狂粉)

 

  一個世界知名的人物傳記,你要怎麼寫才能讓觀眾耳目一新?一個經典的歷史事件,你要怎麼表達才能完成背後意義?
導演Danny Boyle跟編劇Aaron Sorkin在面對Steve Jobs這般偉人十,不用豐功偉業入手,用的是人性。「人性」就是這部電影最引人入勝的地方,而編劇用的手法來凸顯人性更耐人尋味。

 

  面對這樣龐大的人物,Aaron第一個魔術工程是「縮小」。把整部電影留到只剩下三場發表會,這三場發表會不僅代表了三幕劇的形式,在這樣簡化過後的空間讓腳色跟腳色之間衝撞往來的火花大幅增加。


  第二招,Aaron Sorkin再把事件時間都放在發表會前的半小時到一小時,時間緊迫感更增強了電影的緊湊。所有的事物、問題都擠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讓對白的衝突和情感能夠直白、不留情面地宣洩出來,而這樣的對話形式,也正是Aaron的拿手好戲。


  第三招,成功的人物塑造。大部分的人都已經知道賈伯斯是怎樣成功,所以對於電影來說重點自然放在「」上面,尤其是他是怎樣的「人」才是觀眾想知道的。Aaron一向不會把人神格化,而他在這部電影裡更是把Steve Jobs貶低成一種王八偏執狂,而他在面對發表會前的同仁、私生女與外遇處理方式自然而然就成了最精彩的看頭。(我個人也最喜歡這樣劇本的處理方式)


  第四招:簡化的人物關係。Aaron不僅簡化了了空間與時間,他也簡化了人物間的關係。只有幾位主要人物輪流在發表會前不斷地與主角對話,處理他們之間的人際關係與愛恨情仇。每個人物帶出了Steve Jobs在各種方面上的缺陷與自傲,再加上Aaron流暢的對白讓這些簡單的對話就是最棒的高潮戲。
再加上流利的過去/現在剪接手法,讓這部電影架構非常地扎實。


Steve Jobs是一部精實的傳記片,簡單、流暢卻又目不暇給。編劇的深厚功力在這種最簡單的架構中,呈現出最豐富的樣貌,功夫深厚不在話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影評論 jobs
    全站熱搜

    不是文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